close

1920187404  

 

飲食史學者在1552年在《第四之書》中就發現了macaron這個詞,是杏仁蛋白餅的意思。但這個字眼在此時尚未有完整的史料提供語言與食物之間關聯性的直接證據。法國ToursKomesey Abbey(科梅西修道院)在中世紀時代輝煌的製餅技術,大抵上可以讓我們追溯到這個歷史時空。有語言學家將macaron的字源學往前延伸,發現了更早的說法marcepainmarzapanemazapanmartabân,可以發現這種點心在西班牙、阿拉伯、義大利都有相關的食譜在傳播,並且總是帶著硬殼、動物角、表面的意思。

 

Macaron可以粗略分為兩種系統:柔軟與堅硬,兩者在歷史的流動中總是相互競爭。根據中世紀的宗教歷史研究,可以將軟與硬兩個系統理解為宗教上的競爭,Macaron在不同派系的修道院製作;有的修女認為:「吃macaron對不吃肉的女性有益處」,但有些則認為兩者沒有關聯性;軟性的macaron是以甜點的角度來看,而硬式的macaron則是將之待為一種營養的來源。十分有趣,信仰的理念連帶著甜點都產生了衝突對立,互不相容。這又是一個社會與食物交錯影響的實例。在近代macaron也一直在文化中扮演一些重要的位置。

 

在著名的法國小說家巴爾札克Honorede Balzac的《人間喜劇》中,有一篇〈攪水的女人〉,以前念法文系的時候讀過片段,巴爾札克是著名的寫實主義小說家,他善於經營中產階級生活的生活寫實感,描繪物品細節往往反映出該時代的階級文化。其中一段描繪到︰「她從衣櫥裡拿出一小瓶裝有黑醋栗的自製利口酒。她從修女的偉大糕餅馬卡龍那裡得到釀酒的靈感」,從前小時候不懂這一段話的歷史意義,巴爾札克指出了當時巴黎社會中產階級在飲食上的喜好,並且認為Macaron是一種法國中產階級的傳統點心。

 

回過頭來講我買得這個macaron,是淡水le sucre flottant浮唐朵兒點心。稍作訪談,兩位正妹店員(應該是老闆本人)說她們原本是做網購點心,去年聖誕節前後試賣了幾樣點心,評價不錯,希望可以展店成實體店面。在淡水馬偕街裡頭,這個歐風紅磚小巷中定下來了。大概只有 四坪 大的白色空間,間單的白色雪櫃裡頭放著滿滿的今天剛做好的macaron、巧克力、千層酥、水果塔之類的法式點心。她們說︰「我們有做過功課,來往的路人也算多,重點是我們想要有一個在地的店面,比較有感受」。Macaron透過文化傳播來到台灣,在精品甜點業者、奢華消費者、裝高級中產階級、沒新聞報的媒體之推波助瀾下,macaron莫名地也成為台灣人的一種中產階級的幻想,由其在這個M型化的社會,一顆70元的macaron填補了中間的空洞。這兩位老闆,看準了這個異國文化的滲透,又轉化為一種網購上的甜美符號,最後,找了一個地方希望可以扎根,培養出甜點文化。這很有趣,也很踏實。

 

至於,這家macaron好吃嗎? 我想,它的美味來自於它是淡水的唯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長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